近年来,随着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中国的光伏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东南亚,以避开贸易壁垒的冲击。而在此背景下,关税政策宽松的印尼与老挝,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迁移生产基地的热门选择。
▲10月16日,工人们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生产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
SPV Market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中国约占全球光伏出货量的 80%,其余大部分则来自亚洲其他地区的出口中心。这与 20 年前美国在该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时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根据联邦数据,自 2012 年华盛顿开始征收关税以来,美国的光伏太阳能供应进口量增长了两倍,去年达到创纪录的 150 亿美元。虽然到 2023 年几乎没有直接来自中国的进口量,但约 80% 来自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这些国家都有中国公司的工厂。 美国光伏行业长期以来对中国低价产品存在不满,认为这是对本土企业的“非公平竞争”。去年,美国对这四个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出口征收关税,并在美国制造商的投诉后于10月份扩大了关税范围。 ▲美国光伏协会多次呼吁政府加强进口税收措施,以帮助本土制造商保持竞争力。而中国企业则认为其成本优势源于高效的技术和熟练的生产工艺,而非单纯依赖政府补贴。 过去 18 个月,至少有四个中国或与中国相关的项目在印度尼西亚和老挝投入运营,另有两个项目已宣布启动。这些项目的太阳能电池或面板总容量总计 22.9 千兆瓦 (GW)。 大部分产品将销往美国,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太阳能市场,也是利润最高的市场之一。PVinsights 的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来,美国价格平均比中国高出 40%。 美国太阳能生产商在向美国政府提出的贸易投诉中多次表示,他们无法与廉价的中国产品竞争,他们称这些产品受到了中国政府及其出口亚洲国家的不公平补贴。 ▲老挝成为光伏企业海外投资的热土 中美贸易博弈还涉及到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唐纳德·特朗普提议对所有美国进口产品征税,以刺激美国制造业,其中包括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征收 60% 的关税。两党议员都支持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征收更严格的关税,以培育国内供应链。 美国最新关税措施使一些生产商的总关税超过 300%,最直接明显的影响就是越南的太阳能行业。制造成本的上涨使得其不再是理想的生产地,中国企业将目光转向了印尼和老挝。 寻求在老挝开拓更大市场机会的太阳能公司包括 Imperial Star Solar。该公司源自中国,但大部分生产都在柬埔寨进行。该公司于 3 月份在老挝开设了一家硅片厂,预计最终产能为 4 吉瓦。 该公司当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帮助其避开了美国的关税。 SolarSpace 还于 2023 年 9 月在老挝开设了一座 5 吉瓦的太阳能电池厂。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生产能力转移到老挝的主要目的与美国关税无关,但没有详细说明。 去年前八个月,老挝对美国的太阳能出口为零,但截至 2024 年 8 月,出口额约为 4800 万美元。 中国企业的扩张并不仅限于东南亚。晶科能源(JinkoSolar)等公司还在沙特阿拉伯布局,计划建立大型生产基地,以满足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光伏需求。此外,为迎合美国国内需求,部分中国企业正在美国开设工厂,通过在地化生产规避关税壁垒,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 未来,随着全球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中美间的竞争态势及各国政策将对光伏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