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资讯网宁波讯:在宁波市鄞州区4A级景区天宫庄园内,一座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白色建筑静立于绿荫之中。这里陈列着近千件插花实物、百余件生机盎然的插花作品,从战国时期的原始花器到现代创新花艺,跨越三千年的中国插花艺术在此徐徐展开——这里便是目前浙江省内唯一以中国插花艺术为主题的专业艺术馆,也是鄞州区首家民办“国字号”博物馆:中国插花艺术馆。
民办国馆的“文化担当”
2016年11月1日,由浙江蓝海绿业集团投资5000万元打造的中国插花艺术馆正式开馆。作为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涵盖传统插花、灰雕、戏台螺旋顶制作技艺),艺术馆以“三个一流”为核心理念:一流的文化品质、一流的运营模式、一流的社会效益。开馆8年来,这里已成为集非遗保护、文化传播、侨联交流、青少年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地标。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更是连接世界的纽带。”艺术馆负责人介绍,馆内一层完整呈现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历史脉络,二层则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插花艺术的复兴成果,并设有茶艺、民乐、女红等配套展区。此外,5间会议室、8个培训教室可同时容纳数百人开展活动,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承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百余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座民办艺术馆已获多项“官方认证”:侨联文化交流基地、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鄞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鄞州区总工会、妇联、教育局等十余家单位在此设立培训基地,其社会效益可见一斑。
从“非遗申遗”到“花开世界”
中国插花艺术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但现代意义上的复兴始于改革开放。1987年,中国插花花艺协会成立,结束了中国插花人“无全国性组织”的历史。2008年,传统插花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这一艺术形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插花艺术的今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插花艺术馆名誉馆长王莲英教授感慨道。作为北京奥运会颁奖用花主设计师,王莲英与团队数十年来致力于插花艺术的学术研究与传播,主编《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国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赏析》等开创性著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系统研究的空白。
2016年,在王莲英及秦魁杰、蔡仲娟等专家指导下,中国插花艺术馆应运而生,与北京中国插花博物馆共同构成中国插花艺术的“南北双璧”。艺术馆团队深入挖掘插花文化内涵,从历史脉络、审美特征到技艺体系开展全方位研究,更将传统花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例如,馆内开发的“二十四节气插花”课程,将自然时序与人文情怀相融,成为中小学研学热门项目。
以花为媒 凝聚侨心
作为浙江省侨联文化交流基地,艺术馆积极探索“文化+侨务”模式。近年来,通过举办“海外华人插花研修班”“非遗文化寻根之旅”等活动,吸引30余国华侨参与。2023年,艺术馆与宁波市侨联联合发起“云上花语”项目,通过线上直播向海外展示中国传统插花技艺,单场观看量突破50万次。
“插花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美籍华人林女士在参加活动后表示,“艺术馆让我们找到了文化认同的‘根’。”
未来:让世界看见东方花语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中国插花艺术馆正谋划更广阔的舞台。据透露,艺术馆将启动“中国传统插花全球巡展”计划,首站拟于2025年赴法国巴黎展出。同时,与高校合作的《中国插花艺术数字博物馆》项目已进入开发阶段,未来将通过VR技术还原历代插花经典。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传承技艺,更要让中国插花成为世界文明对话的桥梁。”艺术馆运营团队表示。从民办馆到“国字号”,从地方非遗到国际舞台,这朵千年艺术之花,正以崭新的姿态绽放于时代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