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了澜湄合作机制过去取得的进展,一致认为该机制发展迅速,为澜湄区域特别是落实第四次澜湄领导人会议成果、第九次外长会精神和《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作出了切实贡献。该行动计划围绕三大支柱(政治安全、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和五大优先领域(互联互通、水资源管理、农业与减贫、跨境贸易、产能合作),通过实施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的各项活动和项目,为成员国及澜湄区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自2017年以来,该基金为澜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老挝作为东道国,已牵头实施相关项目共计100个,总价值超过2600万美元。
会议还就未来提升合作效率、更好惠及区域人民的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为将于2025年底举行的第五次澜湄领导人会议进行了全面筹备。
会议通过三份重要文件:
1.《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2024年度进展报告》;
2.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GCMS)《2025年度联合研究报告:进展、挑战与新安全观下深化澜湄合作机制的紧密合作方向》;
3.《2025年度澜湄合作专项基金获批项目清单》。
老挝外长高度评价合作成果并展望未来
老挝外交部长通沙万·丰威汉在会上高度评价了澜湄合作框架下取得的成果。他指出,在过去的九年里,中国始终积极为澜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特别是对老挝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卓著,具体体现在支持实施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项目。通沙万部长还就未来合作方向提出建议,强调应重点:
增强现代化经济基础实力;
发展创新与数字经济;
加强水资源管理;
应对新型安全挑战;
提升各领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 尤其聚焦农业、清洁能源和旅游业。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澜湄国家在“黄金十年”新起点上,致力于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建设更加紧密、繁荣、可持续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