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发展报告2023》今天(4月8日)发布。报告显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老铁路国际黄金大通道作用更加凸显。
昆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自贸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云南大学博士 刘阳:“我们觉得沿线新兴产业的布局也将加速优化,推动传统产业的复苏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觉得中老铁路的开通也会优化区域的绿色化水平。”
伴随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发展,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通过科技赋能口岸智能化水平、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等方式,不断提高通关效率。截至2023年,自贸区取得诸多阶段性成果,不仅实现降本增效,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也显著提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与老方合作研发“老挝版铁路12306”,大幅提高了中老铁路国际客运信息化建设水平。金融创新服务方面,中国银行昆明自贸区支行推行运费融资,通过“一单制”试单方案和配套增值服务,成功解决了传统铁路运单不具有物权属性的问题,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中铁二院则将“钢铁科技”与“绿色保护”有机统一,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及推进世界铁路生态友好建设提供示范样本。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和RCEP合作的日益深化,中老铁路也将向整个中南半岛延展,不断放大区域互联互通、共享共赢辐射效应,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助理教授
硕士生导师
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
谭娅:“建议后续中老泰铁路的建设不仅要把直接受益国包括老挝、缅甸、泰国纳入其中,也要将孟加拉国、印度这样的南亚国家,纳入到我们经济走廊的建设当中,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
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
制度创新部副部长 董佳:“我们也希望通过自贸区这个平台,能够把更多的学者专家的智慧凝聚到中老铁路上,为我们下一个新的阶段,中老铁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双向发力能够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