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29日报道(文/吴宇)8月28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迎来1000天。不久前,一支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师生与老挝留学生组成的暑期研学考察队伍,顶着中南半岛雨季的酷热与风雨,深入中老铁路老挝段沿线的隧桥、车站、村庄、学校,用脚步丈量“一带一路”倡议迈出的坚实步伐,用心灵感受“中老命运共同体”的生命活力。本报记者随同前往,从中国边境口岸磨憨一路南下,经过老挝境内的磨丁、纳堆、琅勃拉邦、万荣、万象等地,记录下考察期间的点滴收获。
改变命运的橡胶树
琅南塔是老挝北部的一个省,省会琅南塔市距离中老铁路进入老挝后的首站磨丁不过数十公里。
在琅南塔市郊,有一个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名叫涵央。在这里,村民李劳麻给考察队员讲了橡胶树的故事。
早在1994年,时任村主任的李劳麻接待了一位来自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农技专家,双方合作试种橡胶树,涵央村由此成为整个老挝最早引种橡胶树的村庄之一。“我清楚地记得,我与中国朋友栽下第一棵橡胶树幼苗的时间是1994年6月1日,这是我们村子改变命运的起点。”李劳麻说。
过去的涵央村,以狩猎和豆类种植为主,日子过得很艰辛。如今的涵央村,204户人家,几乎都以种植橡胶树为主业。一年中八个月割胶期,涵央村月产橡胶可达300吨左右,通过公路运输销往中国、越南等市场。李劳麻家有2万棵橡胶树,依靠橡胶收入,家里盖起40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房,买了两辆轻型皮卡。一层的入户房间,专门辟为家史与村史陈列馆,当年中国农技专家指导涵央村村民种植橡胶树的老照片摆放在醒目位置。
“橡胶树幼苗栽下八年,就可割胶了。在最需要帮助的最初10年里,中国朋友一直指导、关心着我们。如今,30年过去了,我今年已70岁,想来那位中国朋友也到了退休年龄。真想沿着老中铁路,去西双版纳找他,请他再来村里的新房子住一段时间,分享我们共同引种橡胶树的成果。”李劳麻说。
清晨,考察队员跟随李劳麻前往橡胶林。途经一座吊桥时,李劳麻说,这座桥也是他20多年前去中国参观学习后,发动村民自建的。“中国的发展走在我们前面,中国的发展经验对我们很重要。”李劳麻说。
“一座新村留下来”
香恩是老挝古都琅勃拉邦以南的一个县,下辖的一个小村博喔因中老铁路香恩站建设而搬迁,全村107户人家住进中方援建的新村已两年多。
43岁的村主任宋朋告诉考察队员,博喔以养殖业为主,几乎家家养牛。得益于老中铁路建设,全村告别过去的简陋木板房,搬进“当地最好的水泥房”。铁路建设为村里创造了就业机会,如今村民也可定期参与铁路货场的搬卸货,还有两名村民干上铁路隧道保安工作。有些人家的孩子在学习中文,前往磨丁口岸工作,“这些都是以往种玉米养牛得不到的收入和机会”。
走进香恩站站台,恰好有一列来自琅勃拉邦方向的客运列车飞驰而过。参加考察的中老两国大学生现场聆听带队老师讲解,真切感受到现代化铁路大动脉正在将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
37岁的面包车司机拉仁告诉考察队员,老中铁路通车前,他一个月收入只有150万基普(约合500元人民币)。随着铁路推动客货往来不断增加,如今他的月收入已增至300万基普。
老挝留学生邓涛、李乐杨的家就在琅勃拉邦城郊,他们不仅与拉仁一样,亲身感受到铁路让这座古都焕发新活力,还因为留学中国的经历以及学习轨道交通专业,对老中铁路沿线的一些建设工地旧址特别感兴趣。例如,磨(丁)万(象)铁路一处旧址尚完整保留着一排两层工房,“建好中老铁路 造福两国人民”“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等镌刻在石碑等处的中老双语巨幅标语,至今仍能让人感受到两国建设者和衷共济、排除万难的豪情。
“对我们的同胞来说,铁路还是新鲜事物。今后,随着铁路的作用不断释放,人们的理解不断深化,当年建设铁路的点滴会变得愈加珍贵,其中有代表性的遗产应当进入博物馆,成为老中两国民心相通的永恒见证。”邓涛说。
当好老中友谊的工程师
2018年,与中老铁路建设相呼应,在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支持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启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教育合作,在上海开设老挝铁道工程人才班。这是中国首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铁路技术人才。6年来,已有约40名老挝学生分批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习深造,其中大多数已学成回国,成为中老铁路的运营维护者。
此次沿着中老铁路开展研学考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针对不同交流对象精心准备、因材施教,力求激发起更多老挝年轻人关注中老铁路、关心中老友谊的热情。
在琅勃拉邦的苏发努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技术学部轨道交通学院的孙效杰、杨康两位老师进行了以“轨道交通”“轨道检测”为主题的科普与专业相结合的讲座,测试未来在无专业背景的老挝高校开设铁道专业的可能性。
在万象的老挝团中央机关所在地,经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的精心安排,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技术学部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李培刚为60余名当地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上了一堂有关中老铁路的大课,并邀请学生们登上停靠在万象车站的“澜沧号”动车组列车体验。
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陈青长介绍,在与苏发努冯大学成功合作的基础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目前正在与老挝国立大学等高校协商,在老挝共建中老工程师学院。这一规划以培养铁路及相关领域本土化工程师和师资为重点。
2019年来中国留学的李东选择本硕连读,有望成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老挝留学生中培养的第一个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目前,他正在探索撰写有关铁路专业词汇中老双语智能互译的硕士论文,希望未来为相关中国技术和标准在老挝铁路的应用贡献力量。
“我们这些老挝留学生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当好老中铁路的工程师,当好老中友谊的工程师。”李东说。
8月5日,中老铁路火车首次实现由老挝籍火车司机独立值乘。图为列车驶出万象站,向中国昆明进发(无人机照片)。(杨永全 摄)